
服务器液冷热管理试验的背景主要源于数据中心能耗与散热需求的急剧增长,以及"双碳"目标下对绿色节能技术的迫切需求。随着AI、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服务器功率密度不断提升,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效散热要,液冷技术因此成为关键解决方案。
| 项目背景
服务器液冷热管理试验的背景主要源于数据中心能耗与散热需求的急剧增长,以及"双碳"目标下对绿色节能技术的迫切需求。随着AI、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服务器功率密度不断提升,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效散热要,液冷技术因此成为关键解决方案。
一、技术发展背景
算力需求爆发:AI训练、科学计算等应用推动单机柜功率密度从传统15kW提升至100kW+,传统风冷散热效率(约200W/m²K)无法满足需求。
能效标准提升:全球数据中心PUE(能源使用效率)要求日趋严格,中国"东数西算"工程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1.25,液冷技术可实现1.03-1.2的超低PUE。
芯片热设计功耗(TDP)增长:现代CPU/GPU功耗已达400W-700W,部分AI加速卡甚至突破1000W,产生873W/m²K的峰值热流密度,远超风冷极限。
二、行业应用背景
早期探索阶段:液冷技术最初应用于超级计算机(如天河二号部分采用液冷),后逐步向商业数据中心渗透。
规模化应用阶段:2020年后,互联网巨头(腾讯、字节跳动等)和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等)开始大规模部署液冷方案。
技术路线分化:形成冷板式(当前市场占比90%+)和浸没式两大技术路线,分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
三、政策与市场背景
政策驱动: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液冷技术列为数据中心节能重点技术,多地出台补贴政策鼓励液冷应用。
市场增长:全球液冷采用率从2024年的14%预计增长至2025年的26%,2030年将超50%,中国市场增速领先。
产业链成熟:形成英维克、曙光数创、高澜股份、浪潮信息等专业供应商,建立完整技术生态。
| 项目概述
服务器液冷热管理试验是验证液冷系统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随着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提升和"双碳"目标推进,这类试验已成为行业技术验证的重要标准流程。
液冷热管理试验包含系统化的测试流程,旨在验证液冷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各项性能指标:
核心测试项目
1.压力测试:
o冷却液管路系统需进行1.5倍设计压力的耐压试验(不低于0.6MPa),保持120分钟无压降和渗漏
o试验介质采用干燥空气或氮气,需隔离低压传感器确保安全1
o测试标准参照GB 50242-2002等规范执行
2.系统调试:
o分阶段进行:单机调试→系统联调→带载测试
o空载运行不少于48小时进行系统清洁和预检
o额定负荷下验证供/回液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偏差需控制在5%以内
3.冷却液检测:
o测试指标包括:运动黏度、闪点、酸值、介电常数、体积电阻率、含水量等
o取样周期覆盖系统初装、调试和长期运行阶段。
| 测试目的
1. 验证液冷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
2. 评估散热效率与能效表现(PUE指标);
3. 确保长期运行的材料兼容性与系统稳定性;
4. 为规模化部署提供数据支撑和风险预判。
| 试验标准
T/CESA 1249.1-2023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用液冷装置技术规范 第1部分:冷板
T/CESA 1249.2-2023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用液冷装置技术规范第2 部分:连接系统
T/CESA 1249.3-2023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用液冷装置技术规范第3 部分:冷量分配单元
GB/T 5861-2003 液压快换接头 试验方法
GB/T 7939.2-2024 液压传动连接 试验方法 第2部分:快换接头
ISO 18869-2017
OCP 标准规范
| 服务产品/领域
汽车领域(智能驾驶数据中心、导航数据中心、汽车控制器数据处理器);
电子领域(电商平台数据中心、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
AI领域(智能机器人数据处理中心、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
| 试验内容
UQD测试、Manifold测试、Cold Plate测试、CDU测试等项目。
| 项目优势
1. 能够真实模拟服务器液冷装置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冷却效果及各个部件的性能参数,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 可以提前发现 服务器液冷装置在极限和正常测试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缺陷,便于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降低产品故障率。
3. 试验过程可对服务器液冷装置及部件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精准监测和记录,为产品质量评估和性能分析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
4. 遵循国际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的规范性和公正性,试验结果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 美信优势
1、专业团队: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检测工程师和技术专家。
2、先进设备:配备国际领先的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精准高效、测试快捷、可进行极端环境模拟、适用性广泛。
3、高效服务: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高效检测服务。
4、权威认证:实验室通过ISO/IEC 17025认证,检测报告具有国际公信力。